古城素问录——盂城驿街巷脉络疗愈实验

综合类研究创新类

作品编码:LAF481 参赛作者:郑绪珍 徐石 王倩 蔡樑 丁雯婷 罗进 指导老师:华予

所在学校: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简要说明:

设计师采用了中国传统医学诊断方式的“望闻问切”手法对街区整体进行评估与判断,试图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包括场地空间测绘与数字化还原、地方志与文化资源梳理、游客与原住民问卷调查、生态环境效应评估、功能业态分析等手段。为整体环境优化改造做充分的、有依据的准备工作。 基于中国传统医学诊疗手段,提出对盂城驿街区进行“空间疗愈”,传统医学的诊疗手段主要包括服食方剂与经络疗法,这里将提出类比的对应措施。具体设计手段主要包括“流体单元”与“脉络构筑”。 根据需求设计了不同功能模块,包括驿站模块、棋牌模块、休憩模块、乐舞模块、阅读模块、康体模块、儿童模块、自由模块、交易模块、影剧模块等。 根据不同的巷道宽度设置不同构筑宽度,在构筑中植入坐凳、灯具、种植池、导视牌、垃圾箱、晾晒装置等功能,弥补原先空间的功能缺失。 根据需求将功能模块挑选组合,设计出12个流体单元,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天干地支进行编号命名。 综上,在采用了传统医学理论与方法进行设计类比与手法构建后,本方案的脉络与方剂疗愈体系结构充分得到展现。通过对区域点状空间(流体单元)、线状空间(街巷构筑)以及面状空间(民居斑块)的优化,可以初步解决设计之初提出的诸多现状困境,实现较为理想的古城片区环境疗愈愿景,设计最终主题取自古医典籍《素问录》。

详细说明:

1、区位 盂城驿是江苏省高邮市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建筑,是国内现存的古代驿站类建筑群之一,具有极高的遗产价值。盂城驿位于高邮市老城区西侧,紧邻南门大街与京杭大运河。高邮市政府依托盂城驿古建筑群打造了以邮驿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文化街区,目前已成为高邮地标与城市名片之一。 2、盂城驿历史建筑群占地约16000平方米,现包括11间回字形院落空间,南侧临街有一座钟楼,北侧有一处小型园林,共屋舍100余间。周边区域主要分布高邮老式居民区建筑,街巷错落,宽窄不一,氛围敦厚而古朴,建筑群东北侧有小河穿行而过,给整个区域增添了灵动气息。 3、盂城驿始建于明洪武8年,在南北邮驿渠道中属重要一环。后不断加建,明清时期成为大运河沿线规模最大的驿站之一。明国时期不再使用,逐渐荒弃。 建筑群被历史尘封数百年,直至解放后1958年文物普查时被再度发现,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研究古代邮驿文化的建筑活化石,当地开始着手保护与重建遗址。 经过数轮保护与改造,盂城驿景区已成为中国邮驿文化重点旅游项目。其以运河文化为核心,融合邮驿文化、水文化、宗教文化等于一体,成为高邮市综合性历史文化风景区。 4、以盂城驿古驿站建筑群为中心,盂城驿历史街区当下的主要承载人群包括老城区原住民、高邮本地游客、外来游客、访问学者与艺术家等。不同季节与时段的人群承载也呈现出不同的比例特征,总体来看,原住民与外来游客组成了该区域的人群主体。 5、街区内植被主要分布于盂城驿建筑群内部与外围老式居民区街巷周边,东北侧河道两侧也有部分植被呈零散状分布。建筑群内部有数株古树名木,街区内植物大多树龄不长。总体来看区域植被主要以中小型乔木与常绿灌木为主,整体种类欠丰。 6、历史街区整体分布呈现北窄南宽之像,西侧紧邻京杭大运河堤坝,河东岸有为街区专门营建的小型停车场,周边种植块状绿化。高邮老街南门大街贯穿街区南北,在近年来的规划改造中其形象和功能被激活,内部置入了多种新型业态形式,大大丰富了区域人群的文化娱乐生活,也给区域带来了较大的人流增长。盂城驿建筑区大门向南,门前东西向主路为区域一级主干道,东侧通过老式居民建筑区,道路两侧与居民区原有多条巷道相连,构成了较为错综的区域路网体系。古建筑区北侧、东侧以及南侧以老居民区平房为主形成了三片建筑群,群内建筑根据年代不同分别有不同程度的修补与翻新。原住民大多生活在此,部分居民经营有与旅游相关的餐饮、零售或服务业。区域内也有部分新建的户外活动空间,呈点状分布。 7、梳理了街区诸项条件,分析后认为存在的利弊包括: 有利条件:1区域浓厚的邮驿文化作为场地文脉延续,能够有效调和古建筑与近现代建筑的并置关系,成为整个空间的人文基底,且富有品牌效应。2街区位于老城区人口稠密地带,有着良好的辐射范围和可达性,且交通便捷。3扬州作为著名旅游城市,高邮市域范围内景点众多,对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人流量大。4街区经过优化改造后其业态形式多样,零售、餐饮与服务业较为丰富,对本地居民也有相当的吸引力。5西侧紧邻京杭大运河,且区域内有河流穿过,原有绿地面积充裕,有良好的自然风貌与生态设计条件。6区域内老居民区街巷与建筑富含苏北地方特色,视觉形象观感极佳。7区域内有一定的旅游服务设施基础,有助于旅游业态的完善与原住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存在问题:1盂城驿古建筑群与周边街巷建筑存在视觉、功能与氛围的割裂。2邮驿文化在整个街区的表现形式较为单一,特色不够明显。3街区整体空间结构系统性差。4区域内旅游服务设施在视觉形象与功能层面没有良好融合。5街区内居民区建筑老旧,巷道狭窄,居民生活存在不便,缺少现代化生活基础设施,夜间照明条件差,存在安全隐患。6居民区空间相互割裂,且户外公共空间不足,无法满足居民日常活动、交流及休憩需要。7居民区绿化配置手段单一,整体绿化面积不足,植被种类不足,生态效应差。8部分街角空间存在垃圾污染现象。 8、根据以上情况,将城市街区进行拟人化,认为街区当前处于非健康状态。设计师采用了中国传统医学诊断方式的“望闻问切”手法对街区整体进行评估与判断,试图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包括场地空间测绘与数字化还原、地方志与文化资源梳理、游客与原住民问卷调查、生态环境效应评估、功能业态分析等手段。为整体环境优化改造做充分的、有依据的准备工作。 9、基于中国传统医学诊疗手段,提出对盂城驿街区进行“空间疗愈”,传统医学的诊疗手段主要包括服食方剂与经络疗法,这里将提出类比的对应措施。主要以原住民与游客的需求为导向,对片区的空间形态、文化氛围、基础设施以及生态条件进行合理优化,实现整个区域的健康新生。具体设计手段主要包括“流体单元”与“脉络构筑”。 将片区内民居进行斑块划分,梳理斑块内部目前闲置的小型室外公共空间,对其进行系统规划,优化各空间的动线联系,在空间内部置入能够提供游客与居民需求的功能构筑物,在满足活动、休憩、交流等功能的同时注重空间整体视觉形象的营造。将此类空间进行模块化设计,并定义其为功能模块单元。 中药各种方剂为数种或数十种药材的集合,内中根据药材重要程度不同分为“君药”与“丞药”,那么模块单元中重要的功能即对应君药,次要功能即对应丞药。 10、根据需求设计了不同功能模块,包括驿站模块、棋牌模块、休憩模块、乐舞模块、阅读模块、康体模块、儿童模块、自由模块、交易模块、影剧模块等。 再根据单元所处位置的需求来安排其所承担的功能,同时根据单元所处的空间尺寸与轮廓来决定内部模块构筑物的位置与尺寸。即没有一个单元是固定形态,边缘形态是流动变化的,设计师将其命名为“流体单元”。 其次,将盂城驿区域内纵横交错的巷道与人体经络进行类比,中医对经络进行针灸或推拿等方式疗愈,这里进一步跟进原住民与游客的需求对街巷空间进行视觉、功能、生态与文化的疗愈提升。基于街巷空间的狭窄特征,设计了数种线性构筑物置入街巷空间。 11、根据不同的巷道宽度设置不同构筑宽度,在构筑中植入坐凳、灯具、种植池、导视牌、垃圾箱、晾晒装置等功能,弥补原先空间的功能缺失。同时细致考虑构筑物的造型、材质、色彩及质感,使之能够融入整个空间体系中。如此构筑物可以对街巷空间的结构进行串联,在视觉层面好似将区域内不同街区进行了缝合。 12、本次设计主题充分契合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拟采用传统文化中的天干地支对设计内容进行命名编号。 13、根据需求将功能模块挑选组合,设计出12个流体单元,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天干地支进行编号命名。他们分别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分别承担的功能包括:排忧解闷、宁心静气、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快捷便利、促进交流、乐趣无穷、休闲娱乐。 14、综上,在采用了传统医学理论与方法进行设计类比与手法构建后,本方案的脉络与方剂疗愈体系结构充分得到展现。通过对区域点状空间(流体单元)、线状空间(街巷构筑)以及面状空间(民居斑块)的优化,可以初步解决设计之初提出的诸多现状困境,实现较为理想的古城片区环境疗愈愿景,设计最终主题取自古医典籍《素问录》。

报名参赛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

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