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
右上角"分享"按钮
景观设计类
包括各种形式的景观设计和城市设计作品,涵盖非商业性的、选题具有探索价值的各类户外空间设计与土地设计。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历史保护和恢复、雨洪管理与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城市乡村公共空间和基础设施建设、废弃地改造、城市更新、生态恢复工程、园区设计(含公园、花园、产业园、校园、居住区,以及儿童、老人与体育健身等专类园)。
景观规划类
包括城市、城郊、乡村或区域景观规划与空间规划作品,涵盖基于空间分析的土地空间布局与利用规划,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交通规划、城镇规划、旧区更新与复兴规划、与法规政策实施和维护管理相关的环境规划、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维护、历史性保留区的规划等。
研究创新类
设计作品包含对景观设计实践和教育相关理论、技术和材料的调研;对社会、生态和环境等方面之于景观设计的影响的评估;对景观设计与法律、教育、公共健康和安全、公共政策之间关系的研究等。作品需具备研究性,突破传统观念,在理念、技术、材料应用、设计形式、设计表达等方面有跨越性思考。
学科交叉类
包括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与其它相关或不同专业(包括其它设计专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的学生进行的合作项目、不同专业视角下设计作品对景观产生的影响,以及景观设计作品在其他专业领域所具有的积极意义等。
最佳选题类
作品在选题上具有开拓性,主题新颖、内涵鲜明,具有很强的学术研究与设计理论探讨价值,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造欲望。
创新设计类
作品在设计手法上兼具合理性与开创性,设计方案有突出的创新点,能够提出独特的解决问题思路。
方案表达逻辑类
作品在方案呈现上突出重点,设计思路清晰、表达逻辑完整,能够清晰直观地体现出作者的个人感知与设计过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环境伦理与公民意识类
作品突出人地关系的和谐共生,重视他人实际参与需求的同时,关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将对环境的关怀与公民意识的宣导贯穿从选题、场地调研、方案形成到修订结果的设计全过程。
手绘表达与模型类
作品在概念表达上采用了手绘、手工模型或手工装置;手绘表达逻辑清晰美观,模型做工精良,表现力强,并具有实际意义,体现出强烈的对空间秩序的理解和研究欲望。
最佳汇报表达类
项目汇报是设计作品完美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设计师能力的更高要求。该类项将从参加优秀作品汇报的学生中评出,旨在鼓励和类励清晰、流畅、简洁、准确的汇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