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的“黄金”负担:印尼废弃金矿的复兴战略

综合类

景观规划类

作品编码:LAF695 参赛作者:唐伟洋 蔡雨轩 贾怡鑫 董博文 张梦衡 指导老师:季弘斐

所在学校:天津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作品描述

简要描述:

自21世纪以来,全球矿业一直随着世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根据瑞典原材料集团(RMG)和工业信息资源的统计,自2013年以来,世界矿产开发投资连续5年下降。由于地缘政治、经济环境、地理环境等投资因素的变化,矿业企业由大规模扩张转向资产重组,投资更加谨慎。国际大型矿业公司逐渐回归澳大利亚、北美、南美等矿区,东南亚等地区的勘探投资大幅下降。根据印尼矿业和采石数据显示,2019年印尼矿业的外商投资为- 5.211亿美元,是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

在国际矿业公司离开后,印尼政府面临的污染问题价值数十亿美元。更重要的是,由于废弃矿井中仍含有少量的矿石,大量失业人员使用汞提取法非法开采,导致了开采事故和进一步的污染,造成全国至少50万人遭受汞中毒。高失业率也导致了一些地区的社会不稳定。印尼政府、国际矿业公司、移民矿工和当地社区之间正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本项目旨在梳理和协调联合体、政府、矿工和村民的利益关系,提出了具有弹性和适应性的分阶段矿山整治方案。在非政府组织、印尼政府和当地社区的合作下,利用景观策略完成从矿坑到植物园的转变,我们期望用20年的时间,通过植物修复,工程改造,经济手段的调节,将这个“黄金负担”转变成一个可持续的系统,让多方利益团体受益,也为印尼数以千计的矿山创造典范。


推荐意见1:
选题新颖,对场地生态、文化价值、社会问题进行思考,方案充分理解场地,具有针对性,呈现效果具有一定艺术表现力。

——2020作品展评审人评语 / 李 卉,纬图设计机构 创始合伙人/设计总裁

报名参赛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

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