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时社区—疫情视角下的社区弹性设计

综合类

景观设计类

作品编码:LAF615 参赛作者:赵丽娜 杨浩 甄旭 田椰 指导老师:吕小辉

所在学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作品描述

简要描述:

以此次疫情为契机,从而引发了我们对社区层面人的生活新思考——之前,我们所倡导的在景观设计中“人与人(空间、环境)的互动性”,似乎在此次疫情中并不是适用的,在这一特殊“瞬时生活”中,人与人却更应该分离,不需要有任何互动更应独处。从传染途径来看,高度发展的交通网络为疫情传播带来了空前的流动性。而社区作为此次防控下的核心区域,更突显出社会生活圈的重要性。这就使得城市面对新型的公共卫生疫情防控难以找到重点和要点,而我们要研究的是,在这种管控条件下,人在社区如何生活,并能更好的生活。

该作品主要为疫情瞬时状态下社区高密度人群的活动空间进行弹性设计。

从整体上分为三层:1.小区层—人的活动空间单一,在分析高密度居住空间常态下的空间问题时,随着疫情中各类人群的回归与隔离,在原本的空间问题上进行瞬时化分时段的弹性设计,提供疫情前中后的人性化居住空间。(设计重点)

从整体上分为三层:1.小区层—人的活动空间单一,在分析高密度居住空间常态下的空间问题时,随着疫情中各类人群的回归与隔离,在原本的空间问题上进行瞬时化分时段的弹性设计,提供疫情前中后的人性化居住空间。(设计重点)

2.街区层—在疫情后的社交距离时代,思考可持续型街道,满足街道的人群活动需

3.社区层——绿色空间不应该是点缀在城市灰色空间里,而应该是灰色斑块被绿色空间网络包围,形成绿色网络体系,用连续的景观,成系统的景观解决城市生态安全和健康问题。


详细描述:

该作品主要为疫情瞬时状态下社区高密度人群的活动空间进行弹性设计。

从整体上分为三层:1.小区层—人的活动空间单一,在疫情来临的时候,现有的空间以及活动方式不能满足密集的人群需求,分析高密度居住空间常态下的空间问题时(问题一:空间资源闲置,问题二:文化活动缺失,问题三:活动方式制约),随着疫情中各类人群的回归与隔离,在原本的空间问题上进行瞬时化分时段的弹性设计,提供疫情前,疫情中,疫情后的人性化居住空间,满足人群的活动需求。(设计重点)

2.街区层—在疫情后的社交距离时代,思考可持续型街道,满足街道的人群活动需求。

3.社区层——绿色空间不应该是点缀在城市灰色空间里,而应该是灰色斑块被绿色空间网络包围,形成绿色网络体系,用连续的景观,成系统的景观解决城市生态安全和健康问题。

推荐意见1:
设计切合当前疫情背景,充分考虑到街区的人行活动尺度空间,划分了不同的功能区域,融合了多元的生活场景。方案以具体的设计方案和可组合使用的策略模块工具包展示出对于不同场景的适用性以及设计师对街区空间的深入调查。图面风格色彩鲜明,设计表达清晰明确。美中不足对于排版重点思考较少。

——2020作品展评审人评语 / 李宝章,奥雅设计 董事长兼首席设计师

推荐意见2:
该作品针对此次疫情下居住社区活动的三个层面以及不同时段应对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选题突出,针对当下人居生活遭遇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探讨价值。设计中对人居常态活动空间以及疫情应急活动空间增加了可塑性及弹性实施办法,虽然在具体设计手法和可实施性上的成果较稚嫩,但作为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心系社会实际问题为己任,为今后应急人居活动空间在生态健康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做出了一定的思考方向。

——2020作品展评审人评语 / 汪 杰 ,美国A&N+ CEO

报名参赛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

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