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景山水画苑-激活元宝心社区景观活力

综合类

景观设计类

作品编码:LAF580 参赛作者:陈崛楠 庞芊峰 吴凡 林雪华 指导老师:邵健

所在学校:中国美术学院

作品描述

简要描述:

杭州吴山为南宋都城遗址,居下的元宝心,浑厚的历史文化渐渐被市井氛围埋没,我们用新景观延续场地的文化遗韵,激活人文社区活力……南宋作为中国山水画的鼎盛时期,其四大家“刘、李、马、夏”的绘画能强化造园画境,因此本设计从山水绘画着手,尤其受南宋刘松年《四景山水图》启发;设计希望不同于传统画院体,借用传统造园和现代技术的结合拓展成当代山水绘画的趣味体验。将《四景山水图》中建筑装折的可拆卸风格拓展到景观当中,设计建筑、景观二者边界的可变性元素,即通过景墙转动、升降、推拉和水位变化等方式改变空间意趣,营造出以山水绘画体验、纪念以及社区公园一体呈现,让景致与建筑互相转换、互相围合,让自然景致在四季的变化中各有风味,形成可变的风景场所。


详细描述:

本设计四幅长轴及轴侧均为纯手绘扫描上色印刷,为表现其效果与《四景山水图》的韵味相宜。

针对吴山元宝心社区的特定历史解读,吴山曾经是南宋都城的一部分,南宋绘画的鼎峰时期也曾经在此出现。杭州艺术氛围的浓厚,引起的书画热,场地本身就已经具有了绘画艺术的灵泉气息,只不过被市井氛围给埋没了。我们从社区功能的基本角度以及特殊的历史角度,我们因此推翻了使场地局促的一些危房以及遮挡风光视线的居民楼,营造一个不同于传统画院建设的文化公园,兼具了向社区开放的广场功能,又赋有纪念、绘画体验、自然课堂等教育功能,因此将此园定位为当代画苑,我们从南宋刘松年《四景山水图》中得到灵感,提取出建筑装折性变化的特点,来作为我们整个画苑的当代性特色植入,希望呈现出画苑四时变化的社区场所、风景场所。

因地制宜利用吴山的高差地形,本设计的三阶功能空间划分为下层全开放的周边社区广场、再到中层半开放的绘画体验区,到上层绘画专业人士的私密雅集空间。画苑景致由南宋四家的风格植入,其画景变化为,开放性的社区广场为李唐的万壑松风画景去解决挡土墙生硬问题,可升降景墙又能进行繁简画景的消失和展现处理,流水幕墙的可变性展现为水停皴石壁露;刘松年《四景山水图》的现代转译,次入苑区域的四景市居景象,串联整个画苑的可变性截景展廊;马远个人作品的不同视线观景表现于阮公祠一侧的林上林中林下的眺景楼台;而善于用墨与雪山林野趣的夏圭,表现于连接私密雅集的书画馆和茶室的山野栈道。

可变性类型如展廊闭合,画作欣赏,展廊打开画境呈现,薄墙推进推出,室内室外开合,写生画景转变,可升降椅墙,可截景,可坐憩。写生台顶格栅的可变滑动,光影的变化,纪念馆旋转门的开合的功能性转变,市居的文化产业活动以及居民日常活动的转变等。

最终营造出当代水墨苍劲、豪放的可变性景观社区。设计功能可变、景致可变的风景画苑,进行社区人文场地激活,目的能让学者、居者、游者可以新鲜地从中学习和体验南宋山水绘画的独到之处。能使画苑空间蕴含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传承与陶冶南宋的绘画意境,致敬刘松年《四景山水图》,所以取名为四景山水画苑。

推荐意见1:
清晰的设计逻辑,细致的设计表现,独特的空间体验。

——2020作品展评审人评语 / 陈 巍 ,WEi景观设计事务所创始人、设计总监

推荐意见2:
将设计构想结合场地特征,相对完整的落实下去。有结构思想,试着结合使用者需要转化为功能美学场景,创造多样空间体验,表达也相对立体。

——2020作品展评审人评语 /路 媛,上景设计 创始人

报名参赛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

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