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
右上角"分享"按钮
所在学校:广东工业大学
公共空间是传达城市活动的使者,让人们知道这个世界上事态发展的动向。如果说在之前,公共空间的设计全部是为了达成社会控制方面的一些目标,将大型空间用于约束或者代表方面的应用,那么到了现在,着重点很明显并不在于空间本身,而是在于如何在这个空间中开展一些行动,在于那些负责掌控和行动的人所采用的战略和战术,并以此传达出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方案基地作为一处即将全面封场修复的大型垃圾填埋场,我们尝试以景观介入的途径探索其在当下与未来的可能性,及其隐藏的内涵。为此提出了三大理念——1公园是一层保护结构、2公园是一处纪念碑、3公园是以阶段化的顺序进行组织。分别对应适应性修复、序列体验性构建、演化视野的具体战略。最终希望观者能够意识其过去在无知的状态下影响环境,而未来是否需要在清醒之下控制和引导自己的行为。
基于适应性修复、序列体验性构建、演化视野的三个具体战略。
首先我们将修复作为基础,从场地本身出发,通过对其生态状况的剖析找到最突出的问题予以解决,针对渗滤液粗暴排放与滤渣堆积而成的淤泥池污染问题,我们尝试以淤泥池为契机,通过植物改良的方法将其逐渐演变为湿地,而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接受渗滤液处理厂排放出的劣五类水并进行净化,最终形成完整的水生和两栖生境营造。而对于坡地的滑坡威胁,通过植物体系构建与台地构建的工程手段进行解决。垃圾填埋产生甲烷等气体,则通过管道收集至处理中心回收利用,对于多余部分则采取导出燃烧的方式处理。
其次关于序列体验性景观的构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观者能够在经历一系列的步骤之后产生思考,因此我们尝试将哲学家对于反思的理解作为依据,利用蒙太奇的叙述方法来展开空间形成画面。
而“演化视野”是我们出于对垃圾场修复过程的一个考虑,复杂严峻的生态现状,无法在短期内实现改良,需要我们做一个长远的打算。因此,在每一阶段之内,我们限定出一个主要的景观视野来适应公园的长远建设计划。